开云欧洲杯app

首页 > 开云欧洲杯app下载

一拖技术能手王振红:从新手到能手 言传身教传帮带

时间: 2024-04-05 12:18:19

  58岁的王振红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(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,简称一拖)的技术能手、劳动模范。

  58岁的王振红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(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,简称一拖)的技术能手、劳动模范。

  58岁的王振红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(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,简称一拖)的技术能手、劳动模范。在30多年的上班时间里,他跟随企业在创新发展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奋力奔跑,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首席技师,为公司发展贡献着力量。近日,他回忆了自己工作中那些难忘的往事。

  王振红1966年出生于洛阳,他的老家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。

  “父亲曾给我讲过,那时候老家的生活十分艰苦,晚上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点。”王振红说,一拖建厂前,曾到他的老家招工,“父亲得知消息后,背着一床被子就跟着招工人员来到了洛阳”。

  “父亲进厂没几年,一拖就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,我上幼儿园的时候,父亲还带我去厂里看履带拖拉机的装配线。”王振红说,那时,他看着一台台崭新的拖拉机下线,感觉很震撼。

  高中毕业后,王振红考上了一拖技校,学习钳工专业。1986年,王振红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拖发动机厂(现中国一拖柴油机公司),主要负责大型设备的维修等工作。

  刚开始工作,王振红是一名虚心、勤奋的学徒。为了尽快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,他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时,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技能,并积极向老师傅请教,一点一滴积累经验。

  “我经常会钻研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技术,比如钳工专业难度相比来说较高的刮削,平面刮削好掌握一些,轴瓦、凹球面等曲面刮削就比较难。”王振红说,他白天上班,晚上钻研技术,很快便熟练掌握了这类技术。

  “既然干了这一行,就要把工作干好。”在王振红看来,钳工是最能体现动手能力的一个工种,做钳工得有耐心,还要守得住匠心。

  “参加工作后,厂里举办了技术比武活动,我连续两年获得一拖总公司技术能手称号。”王振红回忆,后来,省里又举办了技能大赛,他代表一拖参赛,一路过关斩将,获得了洛阳市和河南省的技术能手称号。

  20世纪80年代,一拖开始全方位引进国外先进的拖拉机、发动机和工程机械产品技术,逐步探索产品多元化发展,载重汽车、轮式拖拉机、工程机械等一批新产品先后研发试制。

  “我们主要负责东方红柴油机的生产,产量最高的时候达到年产两万台,销量也很好。”王振红说,该系列柴油机引进了英国里卡多公司的柴油机技术,为确保柴油机的精密度,一拖还先后引进了英国、日本、瑞典等国的设备,并自主建起缸体、缸盖、曲轴等生产线,他和同事们也努力加快对国外加工设施技术的消化吸收。

  王振红回忆说,东方红4125柴油机性能较好,但由于自重较大,耗油量大,后来逐渐被市场淘汰。受此影响,企业未来的发展进入低谷期。

  “为了尽快投产新一代中功率柴油机,厂里派我们去外地验收设备,设备回来后组建中功率柴油机缸体生产线,很快就试制生产。”王振红说,生产线上的设备陆续到位了,但自动滚道还没到位,一件缸体重50多公斤,试制投产时都是他们几个人一起一台台抬上生产线加工的。

  “当时,我们的口号是‘大干一季度,生产300台’。”王振红说,当时负责缸体零件生产的只有19个人,为了抢时间,大家每天都加班加点,双休日也不休息,春节都是在生产线上度过的。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,不到40天就完成了首批100台的新产品试制生产任务。

  “第一批中功率柴油机生产成功后,大家都特别高兴。”王振红说,经过一年多的发展,这批产品的销量稳步增长,为企业转型发展、走出低谷作出了重要贡献。